「當我們屈服於嫉妒的感覺,那麼我們所期望的最好,其實只是第二好,因為我們專注於複製別人的路,而不是打造自己的路。」──《一人公司》
以下文章將會分享,「什麼是一人公司?」、「一人公司 3 大常見迷思」,以及「培養一人公司思維的 3 大方法」等內容。
好奇的話,就繼續看下去吧!
什麼是一人公司?
《一人公司》的作者 Paul Jarvis 對於「一人公司」的定義為:「質疑成長的企業」
這是一種刻意選擇小規模的經營方式。
根據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,謹慎評估是否需要成長。
他也強調,不是不追求成長,而是不應該把成長視為成功的必要條件。
如果成長對成功來說是有意義的事,那麼當然可以選擇成長。
我們要問的問題永遠是:「我能做什麼讓我的企業變更好?」
而非:「我能做什麼來成長我的企業?」
如果以我的理解,「一人公司」是代表,我們要具備「獨立思考」的能力,並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來經營。
從「商品思維(被動被選擇)」,轉變成「公司思維(主動做選擇)」。
是一種「主動經營自己、掌握人生選擇權」的思維方式。
舉例來說,很多人都會由工作去決定自己要過上什麼樣的生活。
可能工作地點在哪,我就搬到哪。
工作需要加班,我就犧牲睡眠和陪家人的時間。
但如果你具備「公司思維」及「獨立思考」的能力,你就會了解到,這應該是反過來。
先從自己出發,了解自己想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後,才決定做什麼樣的工作或打造什麼樣的事業。
你會先問:「我理想的一天長什麼樣子?」
再思考:「什麼樣的工作模式、接案安排、產品服務,能支撐我這樣的生活?」
其實,每個人本質上來說都是一人公司。
即使你沒有創業,只是在公司上班,也同樣適用。
你可以運用「一人公司」的心態,拿來經營你的人生和職涯。
畢竟,幾乎沒有人會像你一樣,如此關心你自己的生涯發展。
你得為自己負責,自己決定什麼叫做成功,並一步步實踐它。
一人公司 3 大常見迷思
1.「我要創業才算是一人公司?」
不需要。
只要你願意主動經營、思考自己的人生,就算。
「一人公司」只是一個思考方式,不一定需要創業。
你可以是自由工作者,也可以是上班族,只要你會主動規劃自己的方向,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,並根據你的目標和價值觀,去調整工作和生活方式,就是在實踐一人公司的精神。
這跟職稱無關,只跟你用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人生有關。
2.「一人公司代表我只能一個人努力?」
是也不是。
是的部分在於,確實只有你自己。
因為沒有人會像你一樣,這麼關心自己的生涯發展與人生選擇,主導權都掌握在你手上。
然而,不是的部分在於,你也可以選擇與人合作,像是請教練、找顧問幫忙。
甚至在公司裡,你應該也是有上司、同事、團隊可以協作,不需要孤軍奮戰。
3.「一人公司會很累?什麼都要自己來?」
如果你是指自己開公司、創業,那確實有這個可能。
在前面會有一段摸索期。
但一人公司思維更強調資源的整合與行動的取捨,而非「做更多」。
「選擇對的事去做」,就其中是很重要的技能。
你需要清楚的知道,哪些事一定得做、哪些事可以外包、哪些事需要放棄。
培養一人公司思維的 5 大好處
1.「明確個人價值與定位」
你會透過了解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興趣,開始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與市場定位。
同時,不再只是完成工作,而是試著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品牌,進而吸引到認同你理念的客戶或雇主。
2.「提升自主性與掌控感」
你會開始主動經營、規劃自己的人生路線圖。
並思考:「我的能量與時間該投資在哪?什麼事情該外包?哪些能力值得培養?…等」
這使你更能理解「為何而做」,也更能從日常中感受到成就感。
延伸閱讀:摒棄時間管理 app,掌握這 5 件事,你也能成為高效工作者!
3.「培養多元軟硬技能」
你會自然培養出強大的軟硬實力,像是行銷、專案管理、自我管理…等。
這些能力幫助你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,也讓你在面對變化時更具彈性和應變力。
而即使未來轉職或創業,這些技能都將成為你最寶貴的資產。
4.「實現可持續的成長」
你會開始把眼光放長遠,了解到每個選擇都要考慮對未來長期價值的影響。
也會自己定義什麼樣的成功才是對自己才是最好的,甚至重新打造一套屬於自己的個人商業模式。
5.「擴大個人影響力」
你會更有意識地建立人脈與價值網絡,像是主動幫助他人、尋找合作機會、相互交流資源…等。
這讓你不再只是單打獨鬥、為自己創造價值,也能在社群或產業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,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。

培養一人公司思維的 3 大方法
1.「認識自我」
先從觀念轉換開始,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或品牌來經營。
可以每週花 1 小時,盤點自己的「能力地圖」與「成長方向」。
問問自己:「這週我學到了什麼?下週我想挑戰什麼?」
持續深入地了解、認識自己:「適合什麼?」、「目前在做什麼?」、「未來想往哪裡走?」
延伸閱讀:為什麼要閱讀?這些年所累積的學習經驗,我到底獲得了什麼?
2.「持續升級」
對公司來說,設備、技術、人力是營運的成本。
但對一人公司而言,你自己就是整間公司的全部資本。
「累積的知識夠不夠?」
「技能有沒有持續磨練?」
「身體和精神狀態還撐得住嗎?」
這些都會決定你這個公司的產值和續航力。
投資自己的成長、探索新的領域、建立主動休息的管道,這些行動就是最核心的營運成本。
延伸閱讀:為什麼要花錢投資自己的腦袋?破解大部分人不開始的 9 大原因!
3.「學會說不」
說不,是你的基本功。
一人公司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在「好像該做」的事上。
不是每個案子都要接,也不是每個邀約都要答應。
你得慢慢學會談條件,並開始拒絕那些不適合的合作或任務。
問問自己:「這件事能創造長期價值嗎?這是我想做的方向嗎?這個時間點,這件事值得投入嗎?」
當你越能果斷說不,你的資源就越能集中運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。
延伸閱讀:時間管理的 3 大反直覺法則:更慢做事,才能獲得更多時間?
結論
說到底,「一人公司」的重點不是創業,也不是要你什麼都一個人來,這只是一種主動經營人生的思維方式。
當你願意開始主動學習、行動、反思,持續優化自己的生活,就已經是在實踐這種思維了。
你會更清楚自己要過上怎樣的生活、什麼工作模式更適合自己。
同時,也會慢慢累積起屬於自己的獨特定位與選擇權。
而與其焦慮該不該跳槽、轉職、創業,不如先從調整自己對工作的視角開始。
問問自己:
「如果我是一人公司,我會怎麼做現在這份工作?」
「我還會用同樣的方式,經營我的時間與專業嗎?」
經營自己是一條長路,不需要等到哪一天才開始。
你現在就可以踏出第一步。
只要你願意為自己負起 100% 的責任,願意為自己的選擇專注投入。
那你,就是一人公司。
而你的人生,也值得被這樣用心經營。
對了,如果你對上述的內容感興趣,歡迎你訂閱我的電子報,裡面會帶給你更多關於網路寫作/一人公司等知識內容,有興趣的話別錯過了!
延伸閱讀:
如何透過閱讀書籍,有效達成自我成長?平時很忙,怎麼看書學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