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對於創作者來說,追求完美根本就是浪費時間。」── 于為暢
以下文章將會介紹,「什麼是完美主義人格?」、「完美主義人格如何破壞你的創作?」,以及「5 個方法,放下完美主義」等內容。
如果你對以上主題有興趣的話,那就繼續看下去吧!
什麼是完美主義人格?
以下節錄一段完美主義在維基百科上的定義:「一種不斷追求快而準或基本準確的主義,追求完美的性格或主義,其往往伴隨著自我否定和對他人評價的關注。完美主義有多維度的性格,它有著積極的一面,也有消極的一面。病態的完美主義會使人追求過高且無法實現的目標,並會在他們失敗時帶來極大的痛苦。而正常的完美主義能帶給人們追求目標的動力,同時給他們帶來樂趣。」
其實,簡單用一句話來解釋「追求完美」與「病態完美主義」的差別,那就是:「追求完美的人,努力追求達到高標準,但同時也能夠接受失敗,並享受不斷精進自己的過程;而病態完美主義的人,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完美標準,無法接受失敗,導致過度自我否定、深陷痛苦。」
想更深入了解「完美主義者」,歡迎參考下面這部影片。
「完美主義」根本不是「強迫症」!為什麼「完美主義者」都不完美!【心理學】 | 維思維
關於完美主義,就像影片中所說的:「健康的完美主義者,當預設目標達不到時,他們會以樂觀的心態,給予自己調整空間,盡力達到要求,並從努力中得到滿足感;反觀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,他們從不對自己的成果感到滿意,抱持著有錯誤就是失敗的心態,因此他們會不斷的反覆重做,而不斷追求不可能實現的目標,最後也因為達不到要求,而感到自責及自我否定。」
完美主義人格如何破壞你的創作?
以上的分析,如果套用在「個人創作」上,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?
會陷入這種追求完美的困境的人,通常是因為以下兩個心態所導致:
1.「追求一次就成功」
2.「害怕失敗與批評」
我們先來順一下邏輯:
心態 → 太想一次就寫出爆紅、完美的文章、或是害怕失敗與被人批評
接著 → 過度注重細節、陷入瘋狂修改內容的處境
再來 → 覺得文章還不夠好,不斷拖延、延後內容的發布
導致 → 產出的文章量極少,幾乎無人反饋,也無從調整
最後 → 文章內容停滯不前,還可能因為做的太累,沒成就感而導致放棄
以下將分別給上面這兩類人,一些我的個人建議。
延伸閱讀:【大解密】拖延症背後的真相?7 大策略,幫助你喚醒生產力!
給「追求一次就成功」的人的建議
我會給這種人的建議是:「爆紅可遇不可求、做重點創作就好。」
你可以在經過基本檢查後,就發佈自己的文章,而不是一直不斷地修改、打磨。
專注於內容的核心要點,確定你有說清楚,那就可以了。
給「害怕失敗與批評」的人的建議
我會給這種人的建議是:「越做越不怕、試著接受回饋。」
別把「懦弱=完美主義」。
一個你認為很完美的作品,也是有可能會遇到不完美的人來批評你。
而身為一位創作者,在創作這條路上你肯定會得罪到人,這是避免不了的。
當你顧及太多面向、太多人的聲音,你將很可能會因此失去自己。
因此,大膽的把你的內容呈現出來吧!別怕被酸民攻擊。

5 個方法,放下完美主義
雖然適度的完美主義和調整空間,能夠幫助你在創作中達到更好的成果。
同時也能滿足自己的創作慾望,並且享受到創作的過程中帶來的成就感。
但,「不斷追求完美」,卻只是一個能讓你拖延、不行動的藉口。
這邊我提供 5 個,都是我自己實際嘗試過,也覺得挺有效的方法。
分享給你,希望也能協助你順利放下完美主義:
1.「意識到那些負面影響」
一開始要你改變行動可能有難度,但我們可以先藉由改變認知開始。
而想改變認知,我們就要先自己能去意識到:「到底完美主義的負面影響有哪些?」
完美主義的負面影響有哪些?
其實不外乎:
- 經常感到壓力、焦慮
- 經常自我否定、批評
- 可能會出現社交問題
- 嚴重可能有健康問題
你得先意識到完美主義所會帶來的種種負面後果,這就會幫助你更容易地去調整自己往後的行動。
2.「專注關鍵、小步快跑」
接著,我們可以試著從追求完美,改成追求:「用最少的時間,獲得最高的槓桿。」
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:「80/20 法則」
把你的焦點,放在創作的本質上,確定文章關鍵點有清楚說明了之後,就達標。
接著就是可以趕快去發布、幫助別人了。
給自己一點限制、壓力,如此你才能快速得到反饋、不斷進步。
獲得回饋後,這時再提高你的標準,也絕對都還來得及!
延伸閱讀:摒棄時間管理 app,掌握這 5 件事,你也能成為高效工作者!
3.「改變自我對話」
當你陷入完美主義,你或許會發現你的腦中經常出現許多負面的自我對話。
像是:「文章還不夠好,讀者不會喜歡」、「我的文章和別人比起來太差了」…等。
但這樣的自我對話不僅會讓你產生負面情緒,還會阻礙你的行動。
因此,要學會改變這些自我對話。
那要怎麼做?
或許你可以將句子改成:
「文章還不夠好,讀者不會喜歡」→「我盡力嘗試過了,未來可以再從他人回饋中調整學習」
「我的文章和別人比起來太差了」→「每篇文章都是獨特的,我也還會繼續提升自身寫作能力」
像這樣去轉換負面自我認知,從而激勵自己更加積極創作,就能逐漸擺脫完美主義的困境。
4.「成就 ≠ 價值」
你得明白一件事,別將你的成就,與你的價值畫上等號。
你的價值不在於你所擁有多少的成就。
而是在於,你是一個「人」。
身而為人,你就具備了獨特的自我價值。
事情做的不完美,你依然是有價值的。
因此,別把你的自我價值依附於作品表現,你就能更輕鬆地將自己的創作當作一種過程來看待,而不是壓垮你的負擔。
5.「刻意不完美」
刻意的讓自己做一些不完美的事情,並觀察這之後會發生什麼事。
然後其實你會發現……根本不會怎樣嘛~
有人說過,不要追求「完美主義」,而是改去追求「完整主義」。
完美主義:「想要幾張作品打天下、害怕批評與酸民。」
完整主義:「累積作品、在市場與自己之間取得平衡。」
「追求『完整』,而非『完美』。」
畢竟,成功的成果往往是由一系列不完美的步驟所組成。
試著跨出那不完美的第一步,讓你的下一步能更加順利。
讓市場給你反饋,而非自我評價
「你自己認為的完美,可能對於讀者來說根本就沒那麼完美。在不會被發現的地方完美,就只是在浪費時間。」── 于為暢
不要自己先假設答案,什麼是好的文章、什麼是壞的文章。
你得放手,去讓市場來定義你的文章好壞,而不是你自己覺得是怎樣。
來稍微說說我的故事好了。
我曾經寫過好幾篇自己當時看來覺得超級有料的內容,但後來發布出去,發現其實反應也就平平。
也曾有過,自己當時覺得寫得很一般、非常普通的文章,但發布後反應卻熱烈的跟什麼一樣XD
這種事情也不只發生一次,而是好幾次了。(我直到現在都還搞不太懂市場XD)
因此,不要讓完美主義妨礙了你的創作,甚至「阻礙」你產出內容。
很多時候覺得可以了,就趕快發布了。
多去測試市場的反應。
等到累積足夠的量,你再來好好思考怎麼優化內容、怎麼才能讓你的文章變得更好就行了~
不完美主義能夠讓你:「快速產出、快速修正」
這就是很多人在說的:「不是預備、瞄準,然後才射擊,而是預備、射擊,然後才瞄準」
讓市場告訴你真正的答案。
結論
「追求成功的完美,不是把時間花在微不足道的細節優化,而是把時間拿來做重點創作,經由大量作品的練習還有市場反饋去接近完美。」── 于為暢
不要過度自我評價、過度專注於那不必要的細節優化。
導致壓縮了重點部分,甚至還產生不必要的焦慮與壓力。
對自己要求過高就會讓自己:「舉步維艱、進度緩慢、與市場脫節。」
最後變成,對於創作「獲得極少的回饋、也無從改善」。
先有量,才有所謂的「好」,才有機會讓文章趨近「完美」。
當你連量都沒有、內容不夠多,那就不可能會有「好」,也就更不可能會有「完美」。
最後,我想告訴你。
你就去試、去犯錯,再來回頭修正就好!
對了,如果你對上述的內容感興趣,歡迎你訂閱我的電子報,裡面會帶給你更多關於網路寫作/一人公司等知識內容,有興趣的話別錯過了!
延伸閱讀:
【秘密】5 個寫作技巧,讓你創作效率倍增,輕鬆打造吸睛好文!